童昀弟兄受浸見證
現在大陸背景的人習慣唯物主義歷史觀,世界觀。但又有意無意的回避一些歷史事實,比如歐洲中世紀以來,政治上四分五裂,文化上卻就是一部基督教史,希臘文明和基督教的匯合形成現代文明,耶穌以一己之力,對人類的現代文明的作用,從歷史事實看,他就是神。 清末,法國使臣羅傑斯在一次閒談中,對光緒皇帝說:你們太監制度將健康的人變成殘疾,很不人道。沒等皇帝回話,貼身太監姚勳搶嘴道:這是陛下的恩賜,奴才們心甘情願,怎可詆毀我大清國律,干涉我大清內政。原來我覺得這太監愚昧無知,我可以嘲笑他。那麼現在有人把福音書遞到我手上,我高喊:這是封建迷信、精神鴉片。我不就是那個太監嗎,區別是他在肉體精神上有缺陷,我在智慧靈魂上不完整。共同之處是,我們都低賤無知。智慧乃信神。 由於人的行為出於自由選擇,所以要承擔責任,不但對行為的後果負責,也要對自己選擇成為怎樣的人,承擔責任。那麼我就要好好考慮:我是成為信神的人還是不信神的人,是做跟隨神的人還是背棄神的人。 我想我現在已經有了答案。感謝基督為我這迷途的羔羊打開大門,接我回家。
王梅姐妹受浸見證
在來加拿大之前我原來生活在深圳,初次瞭解基督教是在香港。一次偶然的機會去香港的教會參加朋友的孩子生日聚會,在那裡認識了一些朋友,教會的人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這些香港的基督徒,有一般市民 、白領精英、大學教授...他們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共同點是: 謙虛、誠實、友善,宣講的東西簡單易懂。和深圳的物欲浮躁完全不同,他們的誠實正直不含功利心,使人很容易對他們產生好感和信任。 我很喜歡他們,後來有時帶孩子去香港時,有時間我就會和孩子一起去那裡的教堂,現在和他們仍有聯繫。 兩年前我帶孩子來到了蒙特利爾上學,希望她們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我便尋找教會,希望能得到幫助和指導,於是我有幸來到了恩福堂,認識很多的兄弟姐妹(像張娟,張鈞、還有我們小組的嘉宏,高飛,陳焰,余靖等等,這裡就不一一點名了)和她們一起學習聖經認識基督。這裡的兄弟姐妹們給我很多的幫助和支持,讓我在異國他鄉也感受到溫暖,讓我在艱難的學習生活中感受到力量! 原來我認為苦難,問題都是每個人自己承受的,現在我們可以禱告,向主訴說,有耶穌做我們永遠的依靠,就不再感覺到孤立無助了!
邢全秀紅夫婦轉會見證
我是邢全,太太是韓秀紅,有一兒一女。今天有幸參加恩福堂的轉會禮, 成為恩福堂大家庭的成員。現住在Pierrefonds,2007年在蒙特利爾靈糧堂受洗,兩個孩子也在他們十二歲時自願受洗成為基督徒。 我們今年年初二月開始來到恩福堂的主日崇拜, 也參加了豐盛小組,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瞭解宣道會的教會牧養方式和在小組裡神話語的教導很有得著, 也對恩福堂有更深一些瞭解。 通過楊傳道最近的三次轉會課程,對屬靈生活的教導和宣道會的歷史和使命的瞭解越多越堅定了我加入宣道會大家庭的決心。 靈命進深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普世差傳是我們一生的使命。基督是拯救之主,成聖之主,醫治之主和再來之主,這全備的四重福音是我們信仰的宣言和盾牌, 希望成為恩福堂會友,能和其他會友一起,向下紮根,靈命成長,一同服侍主,服侍教會。
邹静姊妹轉會見證
我叫鄒靜,住在Pierrefonds,今年春節來到恩福堂。我在1994國內上大學的時候,我的一個好朋友帶領我信主的。2001年我住Dorval時來過恩福堂兩次,後來因搬到Pierrefonds,加上有了老大、老二,忙孩子忙上班,就一直沒回到教會。這麼長沒教會生活的日子,我感覺自己象一隻迷途的羔羊,迷失了方向,心裡空蕩蕩的。特別是去年開始,這種空蕩蕩的感覺越來越強烈。我就一直想在家附近找個中國教會。 正好去年9月份開始帶著七歲的小兒子,在孔子學校參加張紅霞姊妹教的唱歌課。耶誕節的時候,張老師教孩子們唱平安夜,我當時心裡在想她一定是基督徒,要不然不會唱的這麼感動。下課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問張老師: 「您信主嗎?我信。我一直在找教會。」 紅霞姊妹馬上把恩福堂的地址給了我,說:「快回來吧!」今年我回到了恩福堂,正好趕上春節,教會組織了聚餐和文藝節目表演。我印象最深的兩點:飯菜好好吃,節目好精彩。回到恩福堂這七個月,讓我有種迷途羔羊找到羊圈的感覺,神使我的信心和對祂的渴望不斷加增。 我很感謝楊傳道對一些困惑我很久的問題,進行條理分明,深入淺出的講解。我很高興